1973年6月中旬至7月初,美國男女籃球隊一行52人訪問了中國。這個交流項目是由美方提議的,得到了中國的讚同。美國考慮到了兩點,一方麵,籃球是美國的強項,與中國進行籃球比賽,可以顯示出美國的優勢和高超水平。另一方麵,籃球在中國也是一項較為普及和流行的體育項目,可以表現出美國友好和對等的姿態,不使中國“丟麵子”,從而擴大和加深雙方在在其它領域的交流。
建於1968年的首都體育館,為當時比賽場地
國家體委對對美國男女籃球隊的組成和戰術等情況作了細致分析。美國女子隊全是由肯尼亞學院的學生組成,是美國曆屆的業餘冠軍隊。男子隊是由十二個不同單位的運動員組成的。6月15日,在香港與香港聯隊比賽了一場,美國隊以69:40獲勝。在戰術打法上,防守以五人聯防為主,進攻時采取中鋒衝擊和中央投入。男隊身高有七人在2米以上,最高的是2.35米,女隊最高為1.88米。在對對方做出仔細分析的基礎上,國家體委製定了對應措施,下達文件指出:
中國八一男子籃球隊
堅持政治統帥,比賽為政治服務,為毛主席革命外交路線服務,在比賽中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堅決貫徹“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方針,打出風格,打出水平,又要謙遜友好,體現出我國人民高尚的精神麵貌。通過比賽、共同訓練和座談等方式,認真地交流技術經驗。要發揚積極主動、勇敢頑強的戰鬥風格,反對粗野動作,寧失一球,不傷一人。在具體戰術上,必須貫徹“以我為主。以攻為主,以快為主,以外圍中投為主”的思想,集中在訓練和比賽中解決好快攻、中投、積極防守、個人單獨作戰能力等四個環節。堅持走自己的路,打出“快速、靈活、準確、潑辣”的戰鬥風格。
八一女子籃球隊
比賽日程為:北京三場,杭州上海各兩場,廣州一場,共八場。在北京比賽的結果為第一場美女隊輸中國女隊16分,第二場輸12分,第三場輸12分。美男隊第一場贏中國男隊29分,第二場贏27分,第三場贏20分。在廣州比賽結果為廣東女隊以63:55勝美國隊,美國男隊以101:82勝廣東男隊。
廣東男子籃球隊
雙方經過激烈比賽,相互交流了籃球技術,美隊希望中國在腳步訓練、轉身防守,傳球等方麵加強訓練。中國在後勤接待方麵彌補了上次對美國遊泳、跳水隊照顧不周的不足,對美國籃球隊員進行了悉心照顧。考慮到美國隊員身體高大的特點,加長了床鋪。醫生護士做好護理工作,對飲食進行嚴格把關,對方受傷隊員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療。
但是在比賽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由於我國裁判不了解國際最新規則,存在著誤判或不判的情況,導致了美方隊員的不滿,特別是女隊反映較多,“他們在接受台灣報紙的采訪時談到他們在大陸受到如何糟糕的對待,她們如何被她們的對手和裁判員欺騙。簡而言之,她們仍然因被比她們明顯水平高的並且是更加迷人的中國姑娘們擊敗而痛苦著”,還有中國個別隊員當眾做了不友好的姿勢。
經過美國男女籃球隊訪華,中美體育交流在美國乒乓球訪華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中美民間交流又前進了一步。
參考資料:
1.《體育工作簡報》1973年第29期,1973年6月26日,GDA316-A1.2-36,第39頁。
2. Priscilla Mary Roberts, Window on the Forbidden City: The Beijing Diaries of David Bruce, 1973-1974, Hong Kong :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1,p.243.
顶: 5踩: 2Copyright © 2019 Powered by 70年代,中美籃球隊在中國的一次對決,究竟誰是王者?,馬如流水網
评论专区